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快递业的下一个“风口”在这?顺丰、韵达、圆通、京东物流、菜鸟、中国邮政、中通、德邦、申通……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表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快递是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是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助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渝地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与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国家重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指明了方向。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包括:重庆市中心城区、万州、涪陵等在内的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德阳等15个市。为便于分析,笔者将重庆和四川全域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分析对象。2023年,重庆和四川合计完成经济总量超过9万亿元,较2014年实现翻番,占全国的比重达7.2%,较2014年提高0.4个百分点,对全国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按照2023年经济总量城市排名,重庆和成都均跻身全国前十之列,分别完成3.0万亿元和2.2万亿元,在全国排名第5位和第7位,在中西部稳居前2位,是我国西部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2023年,川渝地区常住人口为1.2亿人,占全国的比重为8.2%。

  成渝地区是我国快递业务重要的增长极。2023年,四川和重庆合计完成快递业务量49亿件,同比增长23.8%,比全国增速高4.4个百分点。2024年1-4月,四川和重庆合计完成快递业务量19.7亿件,同比增长36.8%,比全国增速高12.3个百分点,对全国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升。

  2014-2023年,川渝地区快递业务量增长了近9倍,年复合增长率28.4%,远高于同期川渝地区经济增速,为川渝地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成渝地区是我国5个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之一,是我国邮政快递枢纽网络布局的重点区域,战略地位凸显。主要快递企业持续强化在成渝地区布局,多家快递企业在川渝设立西南区域总部和转运中心,顺丰西部航空货运枢纽、中通快递西南总部分拨中心、成都航空邮件处理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区域辐射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成渝地区是我国快递运行效率最高的区域之一,整体时限、满意度等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快递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从快递角度看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

  快递发展降低了实体经济的流通成本,明显提升了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2023年,重庆和四川快递均价都降至10元/件以下,分别为9.6元/件和9.3元/件,较2014年分别下降33.4%和26.6%。2024年1-4月,重庆和四川快递均价分别为8.6元/件和8.4元/件,随着快递规模经济效应显现,川渝地区快递价格持续下行。快递价格下降,进一步降低了川渝地区快递的使用门槛,提高了快递的用户渗透率,快递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已成为现代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无缝衔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大幅压缩了库存成本,有效降低了川渝地区全社会物流成本。

  快递发展有效激活要素资源活力,有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快递渠道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无缝对接,企业通过快递渠道可以在全国整合资源,可以将产品直销全国乃至全球,快递发展水平成为产业布局和生产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快递发展支撑川渝地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密切产业间、区域间联系。2023年,成都双流机场、重庆江北机场、成都天府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分别为52.7万吨、38.8万吨和24.6万吨,在全国排名第7、第8和第15。从快递流向来看,成渝之间、成渝与周边地区快递业务量占全部快递比重提升,成渝地区揽收与派送比例改善,区域内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产品自给水平改善。快递发展增强川渝地区产业竞争力,快递与关联产业融合日益紧密,协同发展从过去提供简单物品寄递服务升级至现代供应链服务,将单一环节竞争转变为整个产业链条的竞争,重庆和四川快递企业综合实力较强,快递价格在西部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可以吸引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在本区域集聚发展,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快递发展加速成渝同城化进程,有利于支撑区域一体化和产业区域内分工协作,激发快递领域创新活力,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快递全程全网运行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跨城市、跨省份、跨区域运作成为常态。主要快递企业在川渝地区布局区域总部和区域分拣中心,部分地区形成快递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枢纽的资源聚集效应和产业辐射效应不断显现,快递经济模式渐显。川渝综合交运体系完善,快递与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更加紧密,路由网络不断优化,区域内时效水平快速提升。按照快递服务国家标准,同城快递服务时限为24小时,国内异地是72小时,从运行时效来看,成渝地区基本实现同城化。从快递价格来看,整个川渝地区快递价格趋同,2024年1-4月,重庆与四川快递单价之差仅为0.2元/件,而2014年快递单价之差为1.9元/件,时效同城化和快递价格趋同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体现。

  快递发展畅通了国际寄递渠道,助力国际国内双循环。主要快递企业加快实施快递出海工程,加强成都、重庆全球性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增强跨境运输和集散能力。2022年5月,重庆获国家批准成为首个可开展中欧班列进口运邮的城市,进出双向铁路运邮新篇章正式开启。目前,中欧班列(渝新欧)已累计发运国际邮件超3000万件,货值约25亿元。中欧班列运输跨境电商产品的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渠道之一。顺丰航空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通了尼泊尔加德满都、越南河内、韩国首尔、孟加拉达卡、巴基斯坦拉合尔、印度德里、印度金奈等多条国际货运航线,有力支撑本区域产业产品“走出去”。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快递高质量发展

  加强枢纽和通道建设。在成都和重庆合理布局建设国际航空寄递枢纽、铁路口岸国际邮件互换中心、内陆国际物流中心和亚欧铁路货物分拨中心,在其他城市布局建设一批快递产业园区或快件集散中心。发展枢纽经济,打造“寄递枢纽+关联产业”快递经济区。有效衔接综合交运体系,构建不同运输方式合理利用、顺畅衔接的干线运输网络。在机场、铁路等交通场站建设快递专用处理场所、运输通道和装卸设施。以成都天府和双流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新机场为中心,织密国际国内航空寄递网络。大力发展高铁快递、电商快递班列和中欧班列运输邮快件。

  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引入跨境电商平台和跨境快递企业在成渝地区设立国际运营基地、功能总部或区域总部,提升产业服务功能。依托成都、重庆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推进国际邮件、快件、跨境电商作业场所(场地)升级改造,加快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在中欧班列(重庆、成都)运邮(跨境电商商品)常态化、规模化发展,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作用,发展集拼与中转业务,做大市场规模。引导跨境寄递企业与跨境电商企业集聚发展,深化业务协同,提供集仓储、包装、报关、寄递于一体的服务,提升跨境全链条服务承接度。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利用成渝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寄递企业和科技研发企业等要素资源,设立快递研发中心、创业孵化、技术服务和科技创新平台等专业机构,激发协同创新优势。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快递深度融合,加快重点领域和环节的数字化发展,实现产业数字化。紧贴成渝科技创新中心产业集群实际需求,重点研发智能供应链、云仓储等技术,强化数据赋能和技术驱动,推动实现产业升级和“智造”转变。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新技术向产业化、规模化转变。加快推广应用自动化分拣设备、机械化装卸设备、智能安检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调度系统和动态路由系统等,增强科技对成渝地区快递规模增长、效率提升和安全生产的贡献。支持发展无人机、无人车运输投递快件,发展低空经济。

  总体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快递业务增长的重要来源,也是快递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之一。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成渝地区发展被赋予全新优势,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增强,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水平提升,将为成渝地区快递高质量发展创造新动能。加快成渝地区快递一体化发展,符合我国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求,有助于在西部形成快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助于优化快递发展空间格局与区域产业布局,有助于提升实体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快递业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并通过自身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作者系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快递,行业,发展